桃李春风,江湖夜雨——我的棠外回忆
我在棠外读了6年(初2015级14班,高2018级2班)现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网络新媒体方向,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喜欢的专业,戏剧化的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吧。
初三时为了不参加体考以免暴露自己体智双废的事实以及观摩传说中很宏大但是实际上根本没开的“十五周年校庆”,投入了棠外直升班的怀抱,美滋滋享受了三年免费的私立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以及每逢过年可以在亲戚面前吹嘘的谈资。没能亲眼见到老校长黄光成先生成了我中学时期的遗憾之一。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我没有逃过一个晚自习去操场上散心。也许是我高中时心理素质太好了吧。
我在棠外的高三,可以说是我这辈子最纯粹最快乐的时光了。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面高三就是学业压力的地狱,高三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角斗场。对于我来说,我在棠外的高三真正活出了真实的自己。现在我已经毕业,就读于长沙,离棠外还是有点距离的,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距离,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写下我高中干过的所有我认为值得写下来的事情以及其发生的背景。
其一,我高二有段时间中午其实没有回寝室,而是在无人的六楼楼层间发呆。这其实是很冒险的,一旦被抓到是要被班主任叫去喝茶的,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个也是违反校规的行为,希望同学们不要效仿。棠外的学生老师教职工人数众多,平时就算是上课期间也是很热闹的。大家在校园里各司其职,其乐融融。青春有热血、有拼搏,自然也有孤独和叛逆。由于分班之后短时间内没有物理和化学还有数学的折磨,让我一团乱麻的脑子得到了一点放空的间隙。我突然开始思考起人生来。在某一个中午,在大家争先恐后冲去食堂的时候,我突然定在座位上不动了。大家干饭的热情或许太过激烈,不到五分钟,整个高中部都安静了。此时,从窗外很近的地方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又恰逢此时,初夏的风儿温柔地拂过树梢。我从五楼往外眺望,蔚蓝的天空下,树叶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沙沙作响。映入眼帘的是阳光穿透过的树叶的绿色,充满生机的绿色。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安静地看风景了。与窗外形成对比的,是冷色调的教室还有数不清的试卷以及未来会发到我手上的数不清的试卷。从那一天起,我开始中午躲在教室里,等待巡视的老师离开后,在无人的教学楼间穿梭。时不时会有风把没关紧的门弄出声响,把我吓一跳。但是我把它视作我的冒险的一部分,更加肆无忌惮地四处闲逛。人一走,整个教学楼像是变了一个模样,我就像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一样在楼道里鬼鬼祟祟地前进。我从小学的时候开始一直都是守规矩的乖宝宝,突然有一天,没有理由,出乎意料,我干了件“坏事”。我的冒险在数学学到平面几何的时候结束了,因为再这样荒废中午的时间,作业就写不完了。人生没能思考出一二三,但是从这段时间以后,我不再将棠外视作“监狱”,因为棠外的优秀绿化建设让我有了一种自然的归属感。我现在仍然能记得树枝线条优美的皂荚树、初中部的柚子树、音乐厅门口颇有艺术感的树、会开花的铁树、小径上的海棠花和二乔玉兰、缠绕在球场围栏上的蔷薇、幼儿园门口的蓝花楹,还有技术楼下面的假槟榔,它们都是我珍贵的回忆。
其二,我与张泽刚年级长老师单方面的宣战。高一时喜欢张老师,高二时憎恨张老师,高三时重新看待张老师,现在无比怀念张老师。“人不行别怪路不平”,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高一时因为张老师说话有趣,迅速喜欢上。但是“铁打的老师,流水的成绩”,我因为自己化学考试考了几次不及格,本着扭曲的“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责他人”原则,我全怪张老师没把我教好,毕竟我初中化学在整个年级里也是经常前十的,从而幼稚地讨厌起张老师,并且在宿舍里发表宣言:“我与张老师不共戴天!”。终于,分文理科了。在志愿表填写时,我多犹豫一秒都是对烂到家的物理化学成绩的不尊重,立马逃命似的写下“文科”。当我搬完教室,舒适地坐在文科的净土里的时候,张老师拿着课表进来表示别高兴太早,还有会考,然后继续布置作业。我整个人都要精神分裂了。(开玩笑,这里的“精神分裂”仅仅是形容词,如果精神或者心理上有问题的话请一定及时就医)后来高三了,张老师和另一位年级长搞了一次“课桌革命”,意思就是桌子上不能留太多书,还要统一书袋还要箱子的布置什么的,我又是一个不爱收拾的人,这种要求在我眼里简直不可能。于是张老师仇恨值+10086。高考越来越近,我的“敌意”在一次又一次月考中消磨殆尽。逐渐不在意张老师“故意为难我”的行为了。在某次平常的文综考试前,张老师顶着一张严肃的大脸就像新闻联播每天与你相伴准时更新一样,出现在考场门口。口里又是鸡汤顺口溜,什么“诚信考试,相信自己。”“厚积薄发,正视考试,及时检验。”之类的。突然我就发现,张老师其实人挺好。我还在想高考那天之前,他会不会也像这样一个班一个班地去鼓励呢?后来我发现只要是重要的考试之前或者之后,甚至是某次晚自习,他都会来巡视一遍,然后再说鸡汤顺口溜,渐渐地,这个环节竟然让我有点期待了。我们寒假自愿留校自习的时候,他抽出休息时间来看我们。几百块的车厘子几百块的草莓眼睛都不眨地说买就买。我就像突然发现白月光美好的小说里的渣男,想到以前自己的种种行为懊悔不已。希望我的恶意没有被张老师察觉到太多。
其三,我或许是以后各位学弟学妹们口中的“万恶之源”。刚刚升高三那段时间,我们班上的部分同学包括我一致认为在这种紧要关头,假期在学校自习会比较有效率。在一次数学课快下课时,我问班主任:“老廖,这个寒假可以留校自习吗?”老廖思考片刻,表示可以申请。于是在家长的支持和老廖的争取下这种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批准。于是我们自行组织了两次自愿留校自习,其中一次是新冠疫情开始前。大家在各自的座位上高效完成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计划,老师只布置了较少的作业,剩下的由我们自己查漏补缺。大家静坐在教室里,没有老师监督,默默地为自己的未来拼搏,这段时光真的很令人怀念。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有没有得到延续,希望没有改变它诞生时的初心吧!当时是必须在校外找地方住的,我只能住到同学亲戚家。由于留下的人太多,但是有空的房间有限,我们四个女同学,体格也不算小,横着硬生生挤在一张床上,用毛毯裹住伸出去的脚,就这样保持一个姿势睡觉,整整睡了十一个晚上,每天早上都会被四种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歌曲闹铃吵醒,也算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有一个晚上我像一坨剥了皮的香蕉一样被挤了出去,半截身子躺在地板上,凌晨时分被冷醒了。三个罪魁祸首甚至没有给我留下塞下一个大腿的空隙。我怕打扰到她们,跑到客厅裹着羽绒服想将就睡一晚,但是冷得睡不着。于是翻出数学卷子的椭圆专题开始钻研,不久,成功在沙发上安眠了。通常像我这样描述自己高三拼搏多么艰苦努力的都考上了清华北大,但是很遗憾,高考并没有让我糊弄过去,将我的真实水平“文科数学107”展示了出来,然后一脚把我踢进了末流211(自嘲,湖师大是很好的大学,欢迎大家报考!)。没办法,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嘛!刚刚打下这几个字,我的班主任老廖沧桑的白发浮现在我眼前,突然心生愧疚。在此也和各位同学忠告,为了数学老师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教学信念,请一定要学好数学,多问问题,关爱老师的身心健康。
其四,关于我卡bug拿进步奖奖品这件事。高三为了提高同学积极性,每次月考、半期考、期末考以及各种重要考试,都会开大会表彰优秀同学。刚一开始年级前十排名会有所波动,越到后期就像资本主义垄断企业一样,就有那么几个非常优秀的同学在前十里占据了固有席位。据我所知我们那一届文科,班上的宗小莉和马念秋同学就跟注册了sssvip一样在前五就没出去过,后来她们两位都考入了北京大学,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我嘛,没有那种强大的实力,在前期混了一次前十,便一蹶不振、再起不能了。每次表彰大会除了奖状以外,还可以挑选一本书。免费的!书!而且不是什么成功学,而是《杜甫传》《西湖梦寻》之类的,很是吸引我。但是我却没有稳定上前十的实力,怎么办呢?我的目光看向了“进步奖”一栏。平均只要进步三五十名,就可以入选进步奖。而且进步奖的奖品和前十一样。世界上哪有这样天大的好事!发现了这个捷径之后,我就故意一次月考不是特别小心认真去考,一次月考非常充分地准备去考,两个月后成功获得进步奖,挑选到了喜欢的书籍。尝到甜头之后,我继续进行这种卡bug行为,并且每次都非常有效,而且每次都退步得恰到好处,老师也没怎么请我喝茶,反而在我进步后表扬我。世界上哪有这样天大的好事!但是呢,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在准备双流区统考的期末考试时,由于我总是想着放假,心态特别好,再加上那段时间认真研究了双流区统考的出题套路,再再加上刚好考试内容我几乎都会,而且好几个选择题都蒙对了,一不小心考了个年级第一。这下不得了,就像修真小说里那个远近闻名的废物,突然觉醒了什么异灵根一样,周围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反应最大的必然是我的班主任老廖,之前戏称我为“文老大”,考了第一后“文老大”变成了尊称。就连张老师,在旁听我们班会课的时候,我站起来发言还没说两句,他让同学们拿出笔记本记笔记,仿佛我就是那个逆袭的黑马,觉醒的天才。我的心情在一开始狂喜后,突然跌到了谷底。其实所谓的“黑马”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我为了混进步奖捏造出的假象罢了,只不过是我这次运气太好而已,下一次考试就会原形毕露。老师们因为这件事反应真的太大了,导致我越来越惶恐。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也就那么点。终于这场风波在我一次又一次平庸的表现下渐渐平息了,就如同夜空中的烟花一样。“文老大”终于从尊称又变回了戏称。我也终于从“黑马”身份变成我熟悉的、舒适的、爱偷小懒的、数学苦手的学生身份。我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没有所谓的纠结和痛苦。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真实水平也就在那里,如果我自己都接受不了,那才真的完蛋了。不过我还是挺担心老廖的,或许对于他的冲击太大,他时不时提起我考第一的这回事情,并且给予我一些期盼,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再来一回了。今天在这份回忆录里写下这件事情的真相,希望老廖如果看到了能够当作一则有趣的故事接受吧。
其五,我这个体能废物竟然在高三的时候喜提女子长拳项目三等奖。正如前文所说,我为了不体考,初中拼命学习考入直升班。命运总是给我平平无奇的人生安排大惊喜。高一的时候可以选一个体育项目学习,当时由于沉迷于某些武侠玄幻修真小说,我对于武术抱有很大的兴趣,立刻选择了这门项目。通过一年的学习简单学了点长拳和太极剑的皮毛,还在音乐厅表演过。高二因为疫情没能上成武术课。本以为我的武术生涯就到此结束了,高三时武术课的唐老师邀请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组成一个武术队,一周抽两个晚饭的时间来操场打打拳,就当作释放压力的方法。我立刻加入了。本来也是为了兴趣来参与参与的,结果打着打着唐老师告诉我们有个比赛可以试试。本着什么都尝试一下的态度,我想都没想就报名了。结果一到比赛现场,那可真是群英荟萃。我看到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爷爷底盘超稳地在空中连续踢了八下外摆腿,然后一个柔中带刚的拳头让隔了十米远的我感受到了那种仿佛金丹期强者的威压。我回头又看到武术服背面印着“峨眉山派”的大姐和一个背后印着“青城山派”的大爷在谈笑风生。我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这么一个每周一共就练了半个小时的三脚猫要在这些大能面前出丑了!!!评委叫我名字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稀里糊涂打完匆匆下场直接瘫软在地上,评委念我分数的时候又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敬礼。我只记得我马步没扎下去、身体还在摇晃的时候,评委处传来了说笑的声音。或许上天要给我这个门外汉一个鼓励,当天我们小组的比赛,只有我们学校的四个同学参加了,其他的道友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来比赛,所以这场比赛我们只要参加了都能拿奖。于是我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奖牌。在本应该眼里只有考试的高三、在稀里糊涂的准备下、在一个请假请掉两节数学课的上午,我拿到了武术的奖牌。回头一想,还得感谢棠外给我机会在丰富的活动中去自由选择喜欢的武术,让我这个本来与体育活动无缘的人重新爱上运动。现在我在大学也加入了武术队,学了两年的棍法和大刀,已经能够舞得虎虎生风,真希望能够有机会给老廖表演一下,以表示我没上的那两节数学课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不知不觉已经在电脑前打了四个多小时的字了,我现在已经大二了,再让我来回忆棠外仍然感慨颇多。对于棠外的生活,我当然是又爱又恨。但是对于青春总是这样,在经历时只觉痛苦远大于快乐,在回忆时又觉得青春真的很珍贵、很纯粹。希望同学们珍惜在棠外的时光,如果感到痛苦孤独、迷茫挣扎,不如来无人的六楼坐一坐,或者看看草看看树看看花,看看曾经治愈过我的风景。借此机会,我一定要感谢陪伴我六年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感谢初2015级14班全体同学给我带来的成长、感谢高2018级23班同学短暂的陪伴、感谢高2018级2班的兄弟姐妹们,非常非常非常感谢和珍惜我们的相遇,因为你们我的高中才如此难忘,因为你们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因为你们我觉得在棠外的回忆充满了快乐,因为你们我成为了真实的自己。感谢我的恩师们: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丹姐给我担任班长的机会,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感谢高老,给我机会在晚自习自由阅读书籍;感谢朱妈,我很抱歉其实我那次国庆作业真的是抄的请原谅我!感谢姚哥,祝你早生贵子;感谢熊老师打我的几个板子;感谢已经退休的初中化学老师(对不起我忘记您的姓名了)对我的鼓励,让我初中化学成绩不成为我的短板;感谢王志英老师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美好;感谢裴总高考最后一次政治复习为我押中两道大题扭转命运;感谢彭老师,祝愿您工作顺利,祝愿您的孩子健健康康快乐地长大;感谢张泽刚老师,感谢您为我的高中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感谢芬芳老师、张和佩老师、陈竹江老师、毛泽明老师、毕勇老师、黄杰老师、韩宇老师、柯老师、程老师,短暂相遇,亦然精彩;感谢老廖,虽然我数学真的很烂,但是我已经尽全力在回应您对我的期待,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祝您打台球打得开心;感谢我的薇姐,让我语文答题正确率直线上升,祝您每天生日快乐,工作顺心少生气;感谢麦老师,特别喜欢您晚自习放电影的英姿;感谢静姐,我的地理错题集在咸鱼上卖了120元,血赚;感谢加贝老师,我欠您一个道歉,高三那会儿太叛逆对您态度不好很不尊重,希望您能原谅,感谢您让我对政治大题从一窍不通变得一通百通;感谢东东,才华横溢的东东老师,时常觉得您当高中老师实在是屈才,谢谢您让我喜欢上历史,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科。
我只是高2018级毕业生里普普通通的一员,没有什么光荣的成绩能让母校的网页上登上我的名字。今天下午看到张泽刚老师的校庆撰稿倡议书,回忆涌上心头,行文散乱,但句句真心。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代表我,弥补初升高时没有十五周年校庆的遗憾。
感谢棠外!感谢相遇!